正文

梨分公母,母梨更好?關于吃梨,你還需要知道這些…

shiyingbao

梨,被奉為秋日神器,可以潤肺止咳,補水降燥。

那么,吃梨有哪些禁忌?怎么吃才能最大程度發揮它的功效?梨子還分公母?下面就跟大家聊聊吃梨的學問。

梨潤燥的真相

一口咬下去,梨口感脆爽,鮮美多汁,特別是在秋冬季節,吃了它,干燥的喉嚨好像也舒服了很多;咳嗽的朋友,喝一喝梨湯,咳嗽的癥狀也會似乎有所緩解。

但這都是梨子的功效嗎?是梨中的哪些成分在發揮這樣的作用呢?其實,梨潤燥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它富含水分。一個梨中含有85%的水分。

而喝梨湯鎮咳,也是因為湯湯水水喝下去讓嗓子舒服了。

不過,從中醫的角度來說,秋冬多吃梨還是值得推薦的,為什么呢?

秋冬季節,抵御著外界寒涼的陽氣逐漸收藏至體內,這時,身體里五臟六腑的溫度要比體表更高,這也是為什么我們會覺得秋冬內燥。

內燥就應該用性涼的食物來調節補充。而秋季豐收的梨,水分足,性涼,正好可以滿足降燥的需要。

逐步進入深秋,天氣也從溫燥進入了涼燥,應該多多進補溫潤的食物。

《皇帝內經》有云:春夏養陽,秋冬養陰,津常咽,齒常叩。通過吃水果,也能達到養陰的效果。人應該順應自然的規律,大自然應季而生的水果,就應該應季多吃。柚子、橙子也有這樣的效果。

吃梨有禁忌

通常來講,每個人對食物的偏好不同,關于吃多少、怎么吃,并沒有一個醫學上的定論。

但是,從體質的角度來說,寒性體質的人不應該吃太多梨。

人的體質分為寒性體質和熱性體質:

寒性體質人的特征

畏寒、怕冷;容易腹脹;經常拉肚子;大便稀溏。

熱性體質人的特征

怕熱、汗多、提問偏高;津液不足;口干、口渴多飲;舌頭發紅;容易便秘。

體質寒性的人通常脾胃陽氣不足,應當多吃溫補的食物,如果吃太多性涼的梨,反而會加重體寒的癥狀。

相反,熱性體質的人就可以多食寒涼性蔬菜、食物,寒涼性蔬菜、食物,這樣就可以起到調節作用了。

胃動力差的人不應該多吃梨。

此外,梨中含有石細胞,石細胞中又不溶性的膳食纖維,會刺激腸胃蠕動,這也是為什么我們在吃一些品種的梨時,會感覺嘴里有渣渣。

梨中還有大量果糖,太多的糖分會促進胃酸分泌過多,因此胃腸功能差者應該在飯后吃梨。

希望通過吃梨緩解咳嗽痰多癥狀的,不要選擇過甜的梨。

梨有利尿作用,夜尿頻者,睡前少吃梨。

不過,性寒涼、腸胃不好的人也不是就此跟梨說拜拜了,小編挑選了這些吃梨的方法,中和梨的寒涼,最大限度地發揮梨的滋潤功效。

五個吃梨食療方:

枸杞燉梨:溫補潤燥

將雪梨去皮,去核,與一小把枸杞同置瓷碗內;可以根據個人口味加入冰糖;隔水燉至食材熟透;梨水喝掉,梨和枸杞一起吃掉。

柳橙雪梨汁:預防流感

將兩種水果洗凈切塊;按照1:1的比例榨汁即可。橙子富含維生素C,梨子潤燥止咳,二者功效互補,可以有效預防感冒。

雪梨大米粥:適合老人小孩

雪梨去皮切成絲;大米淘洗干凈;雪梨絲放入湯鍋,加足清水;煮開后放入大米,煮至米爛即可。

梨藕汁:清熱潤肺

雪梨兩個,新鮮蓮藕一節。分別削皮,切塊后,放入榨汁機榨汁。蓮藕也是建議多吃的秋季食物,具有清熱潤肺等功效。

紅酒梨:溫補鎮咳

梨去皮,保持梨的完整和梨柄;將梨、紅酒一起煮,不要加水,紅酒要沒過梨身;燒開后改小火,當梨的顏色和紅酒差不多的時候把梨撈出;大火收汁、澆在梨上即可。

什么時候吃梨最好?

午飯后2-3個小時后,人體陽氣下降,內臟偏熱,此時吃梨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梨子的潤燥作用。

最后,梨分公母嗎?

民間曾有這樣的說法,如果梨子尾部有凸起,便是“公梨”,反之則是“母梨”。“公梨”甚至還說“母梨”口感要更加細膩、更甜。

不僅是梨子,其它的水果按照“凹凸”之別區分公母也同樣適用。

河南省洛陽市園藝工作站的林果專家樊合信曾談到這個問題,他說,梨的果臍有凹凸之分,是因為梨樹開花結果后,萼片完全脫落和沒有完全脫落的差異造成的,這種差異只會造成外觀不同,并不會影響到口感。

對于這個問題,醫學上并沒有這樣的定論。在中醫里,水果的陰陽之分是從水果的性味上定義的,按照果臍凹凸差異分公母的做法不科學。

除了梨子,柚子、橙子、蘋果、蘿卜,也是秋日好物,可以適當補充哦~

版權聲明: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,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不擁有所有權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發現有侵權/違規的內容,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。